7月4日,在川南某社区,6名未成年人为了获取烟卡悄然潜入当地一商户家中,偷盗6万余元高级卷烟,在取下烟卡后将卷烟尽数扔掉。而今年以来,以硬质卷烟盒上盖为什物载体的所谓“烟卡游戏”在全国多地儿童集体中盛行。
▲各类烟卡 图据网络
一些孩子从家长和亲朋丢掉的烟盒上获取烟卡,或经过讨要、捡拾乃至翻找垃圾箱的方法获取烟卡。也有单个孩子不满意搜集身边的一般烟卡,开端向动辄几十上百元一包卷烟的烟卡“进军”,“烟卡游戏”逐步变味。
一张小小的“烟卡”,为何让孩子们如此痴迷?连日来,红星新闻在川南区域多个城镇展开了造访调查,并采访了教育专家。
一同案子:
6名儿童为获烟卡,偷盗6万元高级卷烟
7月4日下午,家住川南某社区的周先生驾车刚抵达昆明,就接到老家亲属电话,说他家里寄存的卷烟被盗,丢失不小。
周先生在当地自建了一栋高楼,将四楼用作仓库寄存东西,其间包含卷烟和白酒等。据当地警方介绍,事发当日共有6名9岁到10岁的儿童悄然潜入周家,拿走仓库多条高级卷烟,其间包含南京九五至尊、黄鹤楼1916、大重九、中华、荷花等卷烟。过后担忧被人发现,孩子们将卷烟抛到清静竹林中,然后下楼就地拆毁卷烟盒获取烟卡。
▲某地社区盗烟案仓库地点楼栋
“假如不是分配不均起内讧,或许现在都还没人发现。”当地知情人告知红星新闻,事发当日,一名孩子因对自己取得的烟卡数量和层次不满意,遂到周先生亲属处“告状”。后来,有人发现周家屋后竹林中有很多被丢掉的卷烟,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并报警。周先生接到警方电话后,匆忙从昆明回来。
红星新闻从辖区派出所得悉,民警赶到现场后,很快就找到偷盗卷烟的6名儿童,都在9岁和10岁之间,来自五个家庭,其间两人是亲兄弟。面临民警,孩子们很快告知,并各自拿出自己的“烟卡”,其间不乏高级卷烟。
经警方问询,6名儿童偷盗卷烟仅仅为了烟卡,而非抽烟或卖钱。所谓“烟卡”,其实仅仅硬质烟盒的上盖,上面一般有品牌称号,越稀疏、越贵重的卷烟烟卡越“宝贵”。依据孩子们的告知,民警在当地竹林中发现部分被丢掉的烟支,更多卷烟被扔进竹林外的河中。据警方不完全统计,周家被盗卷烟价值约6万元。
7月24日,红星新闻前往事发社区造访。尽管已曩昔20天,竹林中仍能看到卷烟包装的覆膜。“这件事在当地影响很大,现在孩子们玩烟卡的行为也有所收敛。”当地社区居民唐先生说。
据警方介绍,因涉案人员均为未成年人,派出所通知了涉案儿童的家长,依据现行法令只能由监护人补偿。因涉案6名儿童的家庭都不宽余,补偿才能有限。后来在派出所协调下,5名家长别离补偿5000元合计2.5万元,周先生自行承当3.5万元丢失。
“烟卡江湖”:
5至10岁儿童痴迷烟卡游戏 各种方法“找卡”
7月24日,在案发社区,8岁的小罗向红星新闻展现了“烟卡”玩法:将烟卡放在地上,用手掌扇风或猛拍地上,谁成功让烟卡翻面就算赢,赢者将取得对方的“烟卡”。
▲八岁小朋友展现烟卡游戏玩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烟卡游戏”还有其他规矩:卷烟越贵,烟卡越有“含金量”。“一个荷花烟卡能够换三个一般烟卡,一个大重九烟卡能够换10个一般烟卡或许卖10块钱。”当然,孩子们还能够暂时洽谈规矩,比方有人拿出稀有烟卡时,能够叫价“换50张乃至100张一般烟卡”。多位家长告知红星新闻,这儿5~10岁的孩子,简直都爱玩“烟卡”。“一玩便是几十分钟到几小时。”
▲川南某地公民广场,小学生直接上手撕烟卡
连日来,红星新闻造访川南多个城镇和校园发现,参加烟卡游戏的孩子以12岁以下儿童为主,年纪会集在5岁到10岁。多名校园教师向红星新闻证明,其地点校园四年级以下学生绝大多数都玩烟卡。
“我的仓库堆了半间屋纸壳,孩子们为了寻觅烟卡居然爬进去翻找,幸亏没产生事端。”当地运营废旧收回事务的唐先生告知红星新闻,孩子们为了寻觅烟卡,乃至还会翻找垃圾桶。而向家长和亲朋乃至陌生人索要烟已成常态。
关于孩子玩烟卡,受访家长们的情绪也各有不同,大多数以为损害不大,有的支撑,有的顺从其美。多名家长表明,曾经自己抽软包卷烟,因孩子处处找烟卡,所以改抽硬盒卷烟。经商的李先生说,小儿子才5岁,沉溺于玩烟卡,现在有200多张烟卡,60%以上都是荷花牌。“我和朋友根本都抽荷花,全给他藏着。”
自从孙女开端集烟卡后,医师陈先生也改抽硬盒卷烟,现在已帮孙女搜集几十个烟卡。关于孩子们玩烟卡,他表明不支撑也不对立,但假如孩子去垃圾堆找烟卡,必定不允许。
▲各类烟卡 图据网络
不过,关于最近产生的“偷烟事情”,多名家长表明此事也给了大人们“一个警示”。
警方提示:
烟卡游戏六大损害 期望引起注重
在红星新闻造访过程中,部分家长还谈到一个特别现象:有的孩子以烟卡为枢纽组成“团队”,大孩子担任提调组织,将稀有烟卡以3元至30元不等价格,卖给需求烟卡的孩子,然后让玩卡“高手”把卖出去的烟卡再赢回来。如此重复,将烟卡成功“变现”。
李先生称,他留意到一个现象:每天放学时,他们打牌喝茶的茶坊,就会来三五个孩子,在各个包间络绎找烟卡,乃至“趁人不备将卷烟直接拿走”。此外,KTV也成为孩子们获取烟卡之地。“也有客人投诉卷烟被盗。”某KTV股东牟先生称,他们调取监控发现偶有未成年人混进来拿走卷烟。
川南某小学一教师告知红星新闻,“烟卡其实一文不值,但在孩子们眼里成了巨大瑰宝,他们沉浸其间不能自拔。”该教师担忧地说,烟卡不只涣散学生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并且互相攀比,易构成歪曲心态。别的,还有家长拍担忧孩子们玩烟卡拍起的尘埃会带着细菌进入儿童体内,有损健康。
关于家长反映的“烟卡团队变现”现象,当地警方表明没有把握相关状况,但值得注意。一起,警方提到了未成年人痴迷烟卡的六大损害,期望引起家长和相关部分注重:榜首,未成年人因烟卡过早触摸卷烟,很或许啃咬卷烟;第二,繁殖违法犯罪,比方此次产生的盗烟事情,或许其他偷盗、争夺烟卡事情;第三,未成年人过早进入茶坊、KTV等娱乐场所;第四,烟卡在未成年人中构成攀比,对学习形成影响,呈现价值导向问题;第五,由于烟卡,呈现校园唆使、钳制等不良现象;第六,家长、教师收缴烟卡,导致未成年人闹情绪乃至离家出走,加重学生和家长、教师之间的对立。
教育专家:
堵不如疏,以更健康的游戏代替烟卡游戏
关于部分孩子痴迷“烟卡游戏”这一现象,教育专家熊丙奇向红星新闻记者表明,对小学生玩“烟卡”堵不如疏,校园应了解并满意学生对游戏、交际的诉求,顺水推舟,展开学生脍炙人口的校园活动,涣散学生对“烟卡”的注重,以更健康的游戏代替玩“烟卡”游戏。
熊丙奇表明,“烟卡”游戏之所以风行,是由于满意了小学生游戏和交际的心思诉求。但趴在地上玩“烟卡”,为集“烟卡”翻垃圾桶,这很不卫生;把“烟卡”分等级,以高等级“烟卡”进行夸耀,会影响学生的赌博和攀比心思;小学生在玩“烟卡”过程中,或许会加深对烟草品牌的知道,类似于变相做卷烟广告,培育“烟民”……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注重。
熊丙奇称,“烟卡”游戏其实折射出孩子们对简略游戏活动的巴望。对此,校园和家庭应注重展开孩子们脍炙人口的活动,让他们乐于其间,一起也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以此促进他们的特性和爱好培育。
来历: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