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阴历新年除夕夜,丢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丢失文物,露脸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新年联欢晚会,与全国人民共迎新春、欢庆团圆。
国家文物局发布音讯介绍,天龙山石窟丢失佛首回归祖国,阅历了弯曲又振作的进程。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洋国际拍卖株式会社(以下称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 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前史上丢失的文物。经组织判定研讨,判别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并不合法盗运出境。国家文物局发动追索机制,承认“叫停拍卖、争夺回归”的作业方针,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停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扬展现活动,予以撤拍。10月16日,拍卖行活泼合作,作出撤拍决议,停止有关宣扬。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旅日华裔,浙江杭州人)获得联系,鼓舞促进文物回归。
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商洽完结收买,经国家文物局充沛交流,决议将佛首捐赠我国政府。11月17日,我驻日使馆举行文物移送典礼,张荣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我国国家文物局,移送使馆保管。国家文物局组织我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在我驻日使馆、北京海关全力支持下,获得日本文明厅文物出境答应,于12月12日12时,将佛首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佛首重回祖国怀有。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组织来自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讨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展开什物判定,组织我国文明遗产研讨院展开文物测验剖析与健康状况评价。经研讨,与1922年3月拍照的《天龙山石窟》图版35和1923年10月拍照的《天龙山石窟》图版41所示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的原状图片相比较,佛首脸型、五官、形神高度符合,特别是右脸颊的斑斓痕迹,从右眼睑下向右耳延伸扩展的形状,与什物彻底共同。佛首面部的一些纤细特征,如右腮小的斑驳和颈部风化构成的边际,两者亦共同。依现在石窟保存痕迹前史图片估测,佛首被盗凿后,其反面、鼻翼均经过修整。
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科技检测的测验剖析结果表明,佛首石材首要由石英和方解石构成,符合天龙山岩体特征,内部共同性较好,无明显裂隙发育。顶部和耳部发现彩绘痕迹,揣度佛像原始状况应有彩绘。鼻翼及鼻梁部位存有有机材料,揣度有修正阅历,与鼻翼修整状况相符合。
经什物判定、科技检测并与前史相片比对,专家共同以为,该佛首源自天龙山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应为1924年前后被盗。第8窟为天龙山石窟仅有有清晰开凿编年(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且规划最大的石窟,该尊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显露笑脸,雕琢技能熟练、表现手法细腻、年代特征明显,具有北朝晚期至隋初的明显特征,是研讨天龙山石窟甚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宝贵什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前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暂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悉,佛首在中心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新年联欢晚会上与全国人民碰头后,将于2月12日(大年头一)起,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恢复特展”中展览展现。特展将连续至3月14日。
揭秘
谁盗凿了天龙山石窟?
信任许多人都被,本年“新年联欢晚会”上,跨过百年总算回家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激动到了。
关于普通人而言,天龙山石窟听起来有些耳生。“春晚”上山西大学云冈学研讨院院长杭侃告知咱们,一百年前,天龙山石窟遭到大面积盗凿,始作俑者是谁呢?今日,纪事君就为您叙述这段国宝漂荡的故事——
无头的石窟
天龙山石窟坐落山西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上,东西两峰共有25座石窟,别离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各朝,有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岩画等1144处,其美学成就可与“云冈”“龙门”比美。
1917年,日本东京大学考古学家关野贞在华北调查时发现了这处石窟。他在调查报告中发布了许多天龙山石窟的相片。
天龙山石窟的精巧引人注目,但也引来文物估客的觊觎。日本文物估客、山中商会的老板——山中定次郎在《天龙山佛像记》里这样写道:
大正十一年(1922年),当我第一次看到天龙山的相片,就被那里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招引。时隔两年后的今日,我总算跨过万里来到了天龙山。这儿保藏了北齐到隋唐年代我国释教艺术最鼎盛时期的光辉。它们给我的惊奇和高兴无法用语言表达。
天龙山石窟佛造像
1926年,山中定次郎再次率队进入天龙山。
等候运送佛像的畜力车
山中定次郎与净亮和尚的合影
被山中商会盗凿的佛首
1926年,山中定次郎再次率队进入天龙山。这次,他将两辆装满金银财宝的牛车,直接赶到天龙寺住持净亮和尚的门前。
山中定次郎回想:
我总算用手中的真金白银说服了净亮和尚,他赞同让我带走一部分造像的头部,这不由让我反常振奋,每逢我带着工匠进入一个石窟,凿下一个佛首,那种高兴,超越了得到黄金万两。
天龙寺本为看护天龙山石窟而建,可是在金钱的驱动下,净亮和尚却成为了山中定次郎的爪牙。在净亮的维护下,动辄几十公斤重的佛头被野蛮地凿下,装箱运下天龙山。
据统计,山中定次郎一共从天龙山石窟盗运了45个佛头。这些历经千年的精巧石刻,经过北京转运到日本,并经由山中商会的买卖道路被卖往国际各地。
1932年11月,山中商会在日本东京美术协会举行了“国际古美术展”,并将这批天龙山石佛揭露拍卖。此刻的天龙山石窟,已然成为一个“无头的石窟”。
山中定次郎是何许人?
山中定次郎是二战前日本在国际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古董商。他早在19世纪末,就把事务扩展到了欧美。
不过,关于山中定次郎和山中商会的材料非常有限。一向以来,研讨者们首要引证的是山中定次郎逝世后,他的家人为其编撰的《山中定次郎传》。
日本东北大学富田升教授以为,多年来学界对山中商会研讨停滞不前的首要原因是,二战完毕后日本海外财物被冻住,再加之停战时的紊乱局势,许多相关材料都散佚了。
据《山中定次郎传》记载,定次郎生于1866年,是大阪古董商安达信五郎的长子,本名叫安达定次郎。
晚年的山中定次郎
1878年,刚刚小学结业的定次郎到另一位古董商山中吉兵卫家做学徒。定次郎小小年纪就很有主意,他一边在山中吉兵卫家做学徒,一边在大阪市立商业夜校和英语私塾学习。
很快,山中吉兵卫就发现这个年轻人头脑清楚,性情沉稳,是个稀少难得的人才。所以,他收定次郎为养子,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安达定次郎改名为山中定次郎。
事实证明,山中吉兵卫眼光不俗,山中定次郎很快就凭仗他的英语常识和过人的眼光,将分店开到了美国纽约。他发现,其时欧美各国刚刚兴起的新富阶级,对东方文明抱有稠密的爱好和猎奇心思。山中定次郎捉住这个商机,将古董事务扩展到西方。
1900年,山中定次郎将公司改组为山中商会,并且亲身担任事务履行。此刻,山中商会的分号现已遍及欧美许多城市。在此期间,他与许多西方学者、富豪、保藏家和博物馆结下深沉友谊,并为进一步拓荒国际商场做了缜密布局。
跟着海外商场对我国艺术品需求的增大,山中定次郎把目光转向了具有几千年文明沉淀、地上地下文物都最为丰厚的我国。
坐在紫禁城皇帝宝座上的山中定次郎
1901年,山中定次郎将办事处开到了北京东城麻线胡同3号。
其时,北京刚刚阅历了庚子国变的惨祸。八国联军占据了紫禁城,联军司令瓦德西向战士们发布了能够恣意掠取5天的布告。
由劳改犯、小偷、雇佣军等组成的战士们,顿感喜从天降,肆无忌惮的掠取开端了。其时正在北京的法国人皮埃尔·罗提在《在北京最终的日子》一书中这样描绘其时的情形:
在北、中、南三海子,仪鸾殿慈禧寝宫中的瑰宝让这帮盯了两千年的眼睛再次把瞳仁扩大,面临整屋没来得及摆放的内库文物艺术品,他们自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最早来到这儿的是日本人,现已在里边乱翻了一通。跟着是哥萨克人、德国人,现在才轮到咱们……里边宝贵的物品倾注出来,一堆堆的碎片,像碎玻璃的溪水闪闪放光,又像珐琅、象牙和瓷器的瀑布。
这是一场我国文明的浩劫,却是古董商贩们的狂欢。因为战士们不能将一切抢来的艺术品带回国,许多人选择在北京就地处理。其时,整个北京城简直变成了一个露天的古董拍卖场。从东四牌楼到西四牌楼,从天坛到前门大街……处处都有小型的拍卖场,几万联军战士变成了几万名文物估客。
人们从所未见的大内保藏,第一次流落到民间,并且价格低廉得令人咋舌。据《庚子大事记》记载,一个西洋商人仅花了一元墨西哥银元,就买到了“圆径三分之珊瑚珠百余颗”。
不难想象,为什么山中定次郎会在此刻将办事处开到北京。
山中定次郎首要靠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来搜集落魄天孙们出售的皇家珍品。那些年,山中定次郎每年定时来北京两次,每次大约逗留两周时刻。
每次,北京支店的店长高田又四郎都会事前联络好北京古董行的各商号,来山中商会院中摆摊。琳琅满目的古董被摆放在6尺的长桌上,山中定次郎带着欧美各个分店的收买人员,依照各个商场的需求逐个选择。
每天都有不下200名古董商,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乘坐着黄包车,抱着大包小包涌入山中商会北京支店的小院里。曾目击过此情此景的壶中居老板广田不弧斋用“壮丽”一词描绘:
一传闻山中老先生来北京,北京的一流至二三流同业和杂货店东,就都显得很活泼。老先生早晨在北京分店收买物品。在老先生从住宿的扶桑馆饭馆前往麻线胡同分店之前,分店里,从大门口到里边的通路上,以致宽阔的庭院中,就挤满了许多同业者。咱们力争上游地翻开包袱,摆上各种物品。三代的铜器、石器、陶瓷器,各个年代的释教美术、金、银、铜、锡器……这些同业者罗列物品的情形,真实壮丽……老先生上午在这儿收买完,下午去各一流同业者的店肆,还去买保藏家想卖的东西……每次全我国的同业者和杂货商人,都会得到极大的优点,所以他们都以敬仰之心迎候山中老先生。并且,我在遍地看到一切一流同业者的私室里,都装修着老先生的相片。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古董商力争上游地给山中商会送货呢?
其时的日本古董商仓桥藤治郎在给山中定次郎写的悼词中说到,一般的古董店对外行人和稍次级的古董商压价压得很低,但山中定次郎却不这样做。他给下线古董商开出的价格很高,也就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古董商的活泼性。
山中定次郎在北京的时刻并不多,平常的生意活动都是由他北京分店店员打理。只要牵涉严重购买项目时,他才会亲身出面。
1912年,山中定次郎遇到一件千载一时的大生意。
买空恭王府
1912年头,小恭王溥伟逃到青岛,与肃亲王善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一起谋划着招兵买马,策划“满蒙独立运动”的事。为了凑足复辟经费,他计划把恭王府中的文物珍玩打包出售。得到音讯的山中定次郎,在友人山中六三郎和冈田友次的陪同下,来到了恭王府。
其时,溥伟逃到青岛,他的母亲避居西山戒台寺,他的弟弟,也便是后来的闻名大画家溥儒,也避居戒台寺内。山中定次郎拜访时,偌大的一个恭王府竟一个主人都没有。
经过一番杂乱的手续后,山中定次郎一行人被管家引进恭王府。在“1913年纽约拍卖图录前语”中,山中定次郎这样描绘他踏入恭王府的情形:
穿过恭王府一道又一道大门,是摆放规整的修建,寓居着恭亲王的家人、随从等三四百人,还有供王府护卫队寓居的区域……院子的后边,穿过花园的中心,是大书房,那里除了左右两边丰厚的藏书外,首要陈设青铜器和玉器。距藏书室不远是一幢巨大的两层修建,看上去非常巩固,呈L形,这座修建能够被称为“美术馆”,里边有不计其数的瑰宝。
穿过这个藏宝楼,走进一座石拱门,是一座花园,园内奇树异草掩映着茶馆、湖心亭和赏月台,在这样一个当地,赏识着秀美的天然风光和精巧的艺术珍品,人们必定会恋恋不舍。
这次买卖中山中定次郎与恭王府管家的合影
恭王府大门
山中定次郎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可是第一次踏入恭王府,他仍是被这座王府的豪华震慑了。从这段描绘的口气中,不难领会到他其时的激动心境。
这也难怪,因为有清一代,没有哪个王府像恭王府那样到达了王府修建与保藏的高峰。恭王府保藏的古董和艺术品,数量之多,层次之高,仅次于紫禁城。
山中定次郎走入恭王府中,犹如走入了一个巨大的宝库,目不暇接,目不暇接。《山中定次郎传》中这样写道:
府第相当大,比方库房,专放满意的满意库,放书画的书画库,放古铜器的铜器库,像这样的,就有几十栋……库里的东西上,居然积着十五毫米左右的尘埃。仅翡翠首饰,就非同小可,真实富丽,带回日本,即便卖给妇人做发箍,一粒也能卖四五千日圆。
可是,面临眼前巨大的瑰宝,恭王府的大管家却彻底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和商场行情。山中定次郎回想,大管家像抓豆子和金米糖相同,用双手抓过一把珠宝来问他:“这些你出多少钱?”
其实,也不能怪恭王府的管家无知,终年日子在金山银山中,恭王府内一切人对这些奇珍异宝都现已麻痹了。清王朝消亡后,许多衰败天孙都依托变卖家产来保持豪华的日子。他们底子不把这些宝物当回事儿。
上世纪30年代,溥儒将唐代大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卖给了英国人。大保藏家张伯驹得知后,极为气愤。溥儒却轻描淡写地说:“至于吗?”从主人对府内珍玩的情绪,也不难理解家丁贱卖的行为。
恭王府的保藏分为满意库、书画库、玉器库、青铜器库等几十个宝库。在这次非同小可的收买中,恭王府究竟丢失了多少文物,谁也说不清楚。
原恭王府文物保管处处长鲁宁告知纪事君,其时山中定次郎带了两个店员,一起来到恭王府,明显是为了清点账目的。恭王府的大管家在处理了这么一大笔珍玩后,也不可能不给主家报账,可是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找到相关的第一手材料。
据鲁宁揣度,一方面溥伟不愿意担负出卖祖先保藏的恶名,一方面高调拍卖很可能会引起民国政府的留意,因而不管是山中商会仍是溥伟,都有意掩盖了这次买卖。
能够必定的是,在一番权衡之后,山中定次郎买下了恭王府除书画外的青铜器、玉器、翡翠、陶瓷等简直悉数保藏。
详细的名字和买卖数额,连《山中定次郎传》中也是半吐半吞,只含糊地写道:“数额不同于十万或二十万”。
这次买卖奠定了山中定次郎成为国际级大古董商的根底。买卖之后,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境,慨叹地说:“不管哪个商人,这是终身不会再有的工作。”
在这次买卖中,山中定次郎究竟从恭王府买了多少文物,成交价是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仅有流显露的一点蛛丝马迹是,一年今后溥伟为了推进复辟活动,又想把恭王府的地卖给正金银行。
据日本浪人宗方小太郎记载,溥伟派汪钟霖找到他说:“恭王府在北京邻近有价值约200万两白银的土地,恭王爷想把一切土地抵押给正金银行,期限3年,告贷50万两。托付您与正金银行交涉一下。”
宗方小太郎找正金银行司理疏通,司理说:“恭亲王曾经卖书画古董藏品得款约为40万元,现在又要告贷50万元,这或许是要凭借外国人的力气来维护王府?期望您能将他告贷的原意告知本店。”
宗方小太郎向汪钟霖传达了正金银行方面的忧虑,并问询溥伟典押地产的原意。汪钟霖说:“绝非为了维护王府。恭亲王为了联络各地同志,要在济南、汉口、上海等七地建立机关。经费一年大约要11万,3年要30万。”溥伟天真地以为,3年复辟必成,借50万大洋够了。
鲁宁揣度,这段记载中,正金银行司理说到的溥伟卖文物得到的40万元,很可能便是他与山中商会买卖的金额。
有图录为证
恭王府的这批文物后来流落何方?因为缺少原始的买卖记载,这个问题一向困扰着研讨者。幸而山中商会在收买了这样一大批文物后,曾在纽约和伦敦两地举行过两次隆重的拍卖会,才为这些文物留下了部分记载。
1913年2月27日、28日和3月1日三天,来自全球的大古董商、保藏家和各大博物馆聚集美国纽约,赶来参与山中商会举行的“恭王府保藏拍卖会”。
1913年纽约被拍卖的恭王府旧藏之笔筒
纽约1913年恭王府拍卖图录
1913年纽约被拍卖的恭亲王保藏之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2010年,这对恭王府屏风在香港佳士得再次上拍,成交价3202万港元。
1913年纽约被拍卖的恭王府旧藏之青铜器
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拍品,山中定次郎为上拍的文物精心印制了图录。据图录记载,这次拍卖会共有536件文物上拍,玉器250多件,青铜器110多件,瓷器130多件……上面不光印有文物的图片,还有英文简介。鲁宁告知纪事君,这本图录上的文物是现在仅有能够承认的恭王府丢失文物。
那次拍卖会空前成功,拍品无一流拍,销售总额达280435美元,单件文物的成交价格最高到达6400美元,创出其时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不久后,山中商会又在伦敦举行了一次拍卖会,上拍的文物110多件,以玉石为主,拍卖额6255英镑。
山中商会在纽约和伦敦的拍卖总额,折合成日元不过60万元左右。1914年3月发行的《书画古董杂志》曾记载,山中商会买下了180万日元的古董书画。杂志中尽管没有阐明“180万日元”的文物是否悉数来自恭王府,可是这个价格与60万日元相去甚远。
富田升教授估测,在拍卖前的一年中,山中商会现现已过商铺零售的方法,连续出售了许多恭王府文物。这两次拍卖会,不过是整理库存罢了。
那些经过零售方法出售的文物详细是什么,有多少?永久都将是一个谜。富田升估量,山中定次郎从恭王府收买的文物在2000件左右。
山中商会的毁灭
1936年末,山中定次郎逝世,山中商会的鼎盛时期也跟着他一去不复返。
1937年,山中商会在伦敦举行的博览会,成为它最终一次惯例展览。尔后,第二次国际大战迸发,欧洲各国堕入战役的泥潭,古董商场一片惨白。
1942年,太平洋战役迸发,美国对日宣战,山中商会在美国的各个分店一致由联合国产业办理局办理。山中商会正式歇业。
1944年五六月之间,山中商会在美国的库存被分23次拍卖。山中商会丢失了近80%的财物,总算走向了毁灭。
多年来,山中商会究竟从我国盗取了多少国宝,已无法考证。所幸,2021年2月11日晚,阴历新年除夕夜,丢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丢失文物,露脸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新年联欢晚会,漂荡百年,国宝终回故乡。
来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傅洋美编 赵凯峰、北京日报纪事(作者 黄加佳)
部分图片来历: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文物局大众微信号
修改:曾佳佳
流程修改 u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