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太原|游并州 寻文脉

liukang202418小时前红领巾吃瓜1082
晋祠圣母殿宋代侍女彩塑 资料图片
重回我国的天龙山第8号石窟佛首
太原永祚寺双塔
癸卯盛暑,与几位作家朋友一同走华夏寻文脉,有并州之行。
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神州,并州其一,治太原。今日,并州仍系太原的别称。
抵达太原伊始,即咤为冷艳:几年不见,太原旧日憨厚淳厚的旧貌,现已被霓虹映日、楼阵冲天、汾水清冽、翠庇荫野的新颜所替代,一座奕奕新城在旧基上拔地而起,耸立在了太行、吕梁两座山脉夹护的盆地之间。太原的荫翳沁凉更是让人周身一爽。
陈旧的并州大地,或许能告知咱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答复咱们华夏文明连续五千年而不停的内涵动力是什么。
晋祠叙事
这是一个文明连续的故事。
周成王年少即位,有周公辅政,得以安心在西安宫廷里度过幼年。一日与亲弟弟姬虞在庭中戏耍,捡到一片硕大的泡桐树叶,玩心顿起,用剪刀把它剪成了一片玉圭的形状,对弟弟说:“我用它来封你为王。”周公传闻后,即请求成王饯别。成王说:我跟他闹着玩呢。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姬虞所以被封到古唐国(山西),史称他为唐叔虞。这便是《吕氏春秋》《史记》里记载的“桐叶封弟”传说。后来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因居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敞开了晋国跻身春秋五霸、分为韩赵魏后又都列入战国七雄的桀骜前史。
从太原西南行四五十里,抵达吕梁山脉的悬瓮山。悬瓮山脚下,泉冽地厚,为晋水源出处。《山海经》记载:“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不知从何时起,这儿建起一座唐叔虞祠,用来祭祀晋国鼻祖。三家分晋后,晋国绝祀,晋祠却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腐蚀而耸立,虽中经地震兵燹,时有塌损,但更有历代重修添建,绵绵至今。今日的晋祠占地1696亩,到处古木参天,浓郁树荫中掩映着宋元明清各朝历代建砌的殿阁楼台、坊亭桥榭百余处,层次丰厚、形状万千,似皇室苑囿,如私家园林,既开敞堂皇又弯曲幽邃,向南来北往的熙熙游人无声叙说着它悠长的前史,它完好的年代序列则显示出我国古代木构修建技能的演化头绪。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宋仁宗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起规划宏大的圣母殿,成为晋祠的主殿,今存元代重建的唐叔虞祠反倒偏处一旁成了烘托。难老泉、善利泉从圣母殿前两边泉眼汩汩涌出,弯曲弯曲,沿渠悄淌,伴路绕屋,聚池凝湖,为晋祠点缀着水色天光,下流流成晋水,更为丰壤膏壤润泽出稻黍千重浪。
晋祠作为一国之祠堂,在各地遗存的宗祠家祠里也算祠殿之最了吧。它远起西周的来径更是如此之悠长绵长,穿越了中华有编年史的完好时空地道,为咱们留下华夏年轮一个宝贵的实体样本。
1934年,修建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配偶到山西汾阳查询古修建,途经太原。当拥堵、波动的公共轿车开上一个小山坡,遽然瞭望到了悬瓮山脚下美丽的晋祠,他们惊异地捉住车窗,久久凝视着那正殿的一角侧影,爱不忍释:“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到轿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十分夺目。”他们早已知道晋祠,可是依据阅历,名胜之地往往会通过后人的不断翻修,很少能有古修建遗构。原没方案去查询,但是便是这样的惊鸿一瞥,让他们信任晋祠虽成“名胜”却仍为“奇迹”无疑。当阅历了一个月的餐风宿雨、奔走行进之后,他们心力俱疲地从汾阳回来,再也不肯坐失良机,一不做二不休,拖着大包小包的沉重行李,鼓勇前去与晋祠会晤。
其时时局严重,日军1931年占据东北,1932年进攻上海,陈旧我国正处在覆亡边际的危险之中。梁思成、林徽因怀着满溢的民族情感,在做抢救性的古修建查询作业。
公然,晋祠没有让他们绝望:雄峙壮伟,雅丽深邃,古树婆娑,池流映带,好一派北方地区园林现象。面阔七间、进深六间的圣母殿,上面是飞檐挑角、弧线美丽的重檐歇山顶,檐下的斗拱疏密有致、韵律铿锵,硕大的排立殿柱擎天盘龙,整座大殿崇宏挺拔、庄重古拙、气势雄伟、风格隽丽,是为我国古代木构修建中的创作。他们惊喜地发现,圣母殿的斗拱彩画与《营建法度》卷三十四“五颜六色遍装”的记载极端类似,参阅其修建结构和有关文献,确认其为宋构无疑,殿中的五颜六色泥塑宋代仕女群像更是色泽艳丽、形状动听。又发现前面的献殿四面透空装有栅门,恰如《营建法度》小木作中之“叉子”,存构为金大定八年(1168)所建,殿前则有宋政和八年(1118)前后铸造的一对护门铁狮子。正殿与献殿之间的沼池上,架有一座独具匠心、极为稀有的宋建十字形“飞梁”桥,是我国古代修建史上现存的仅有孤例,其他桥梁多为一字形。桥下池水清碧,游鱼闲逸。献殿前方的“金人台”上,立着宋代绵州魏城令刘植等人塑于绍圣四年(1097)前后的4个铁人(其间两个系清代今后补铸)。
收成如此丰盛,一切的辛苦劳顿都云消雾散。次年二人在《我国营建学社汇刊》宣布长篇查询报告《晋汾古修建预查纪略》,用美丽的文笔发布了这一震动国人的发现。
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发现的榜首座宋代修建,他们首要的参阅依据是北宋将作监李诫奉敕所著《营建法度》,一部官方公布的修建设计规律。《营建法度》今日现已国人皆知,但1919年学者实业家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偶尔发现它的时分,惊为国宝,后即创办了我国营建学社,对之进行研讨。其时我国的古修建研讨几乎是一片空白。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修建时,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营建法度》,读之如读天书,彻底看不懂,所以立下自愿,一定要破解这部“天书”。依据《营建法度》发现晋祠宋代圣母殿的实践,为破解天书之谜翻开一个恍然大悟的门径。
梁思成、林徽因感觉到山西是中华古代修建的渊薮,抓住对之进行郊野查询。找到了宋代修建今后,他们愿望着哪一天可以“发现一座一向保存到20世纪的唐代木结构寺庙”。1937年6月,他们依据法国人伯希和拍照的《敦煌石窟图录》里录入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岩画“大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的头绪和《营建法度》,与我国营建学社的两位同仁一道,骑驴登道,在晋北的穷山僻野间苦苦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总算在五台山南台西麓的豆村镇东北佛光山中发现了榜首座唐代修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前后修建的五台山佛光寺。在东大殿里,他们还找到了很多的唐代雕塑、岩画以及唐人题记……梁思成激动地赞誉说:“诚我国榜首国宝也。”这是继晋祠之后,梁思成、林徽因古修建查询的更大收成。
趁着我国的形势动乱,对中华疆土凶相毕露的日本派出许多专家来探寻奇迹。1922年他们从前拍照了五台山佛光寺的相片,但未能判别出其制作年代。由此,1920年至1928年间在我国做了五次长时刻查询的日本闻名古修建学家关野贞指出:现在我国现已找不出一栋唐朝古修建,想要看大唐面貌,得去日本的京都或奈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梁思成配偶的心。至此,梁思成、林徽因的发现打破了日自己的梦呓。但很快,“七七事变”迸发,日寇的铁蹄踏进华北,我国人民万众一心、短兵相接的抗日战役全面发动,他们的古修建查询失掉了条件。
徜徉于晋祠园林里,处处奇迹留踪、沧桑遗痕,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周柏唐槐、木雕盘龙、泥塑侍女、唐太宗碑。
来到圣母殿,就看到其北侧有两棵巨大的周柏唐槐,体干奇伟,苍肤龟裂,枝虬叶劲,生机盎然。唐槐直立,挺立矗天,像壮健的汉子肃然侍立。周柏斜倚在殿檐上,宛如一位耄耋老人在歇息,静待默观着世事变迁、千年一瞬。
圣母殿前盘曲着木雕虬龙的八根殿柱,是《营建法度》里所说的“盘龙柱”,系今日唐宋修建中仅存的实例,为大殿增添了多少灵气仙韵。八条雕龙环绕弯曲在殿柱上,鳞甲须髯偾张,耀武扬威欲飞,活态灵动,绘声绘色,现已在这儿养气千年。
殿内彩绘侍女像,是宋代泥塑极品。居中而坐、雍容华贵的圣母像两旁,分立着43位侍女,云髻挺拔,衫裙潇洒,描述娟秀,端倪婉丽,别离手捧印袱、器皿、梳具和琵琶、三弦、笙、笛子、手鼓、钹等各色乐器,个个含羞带笑、端倪传情、温婉可人、顾盼生辉,极富人间情面意味。近前一位,你可以看到她传神的肌肤纹路、吹弹可破,当与她对视的那一瞬间,你似乎就回到了清丽悠扬的宋词国际。
唐叔虞祠阶前左边所立《晋祠之铭并序》唐碑,系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亲身撰文并书丹,记叙自己随父亲李渊起兵太原反隋、开国铸鼎树立不世之功的业绩——我国前史上的大唐盛世遂由古唐国发端,书体似乎王羲之笔法,而劲健雄强过之。
徜徉于偌大的晋祠园林里,伴随着水声、蝉鸣、鸟啼、花香,你一次次接近了前史,走进了文明纵深,真逼真切地感受到时光在这儿阻滞,又在这儿无限延伸。
一座晋祠,述尽了一部中华文脉赓续史。
天龙山佛泪
这是一个传世文物死里逃生的故事。
太原西部的吕梁山脉,南北纵横通贯,山峰一字摆放,由北向南依次是冽石山、崛围山、石室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象山,连成太原城的一道美丽屏风。
沿着闻名的“盘龙公路”登上天龙山顶,四望群山绵绵、云遮雾罩、山势险恶、奇峰兀立、壑深谷幽、松苍柏翠,顿觉心旷神怡。在半山暴露的突兀石壁上,有着排排释教石窟相连,引人向往。但是,当你吃力爬到了跟前,走进洞窟,却惊奇地看到:一座座结跏趺坐的青石佛像,居然都失掉了佛头,周围侍立的菩萨、力士也相同遭到残暴斩首,更小的雕像乃至全身尽失,只剩下石壁上的明晰人体残痕,在无声讲述着一场惨无人道的灾祸。
公元532年,东魏高欢杀灭占据在晋阳的尔朱氏,开端在天龙山上建消暑宫,并开凿佛窟。今后北齐、北周、隋、唐、五代相继在此开窟,时刻纵跨四百多年,留下各代石窑27座,里边凿有神佛造像1500余尊,绘有飞天、藻井岩画1144幅。
秉承敦煌、麦积山、云冈北魏石窟的传统,天龙山石窟的雕凿技法有了长足进步。凸面半圆雕从三维空间来展现目标,神佛造像神态正经、格调高雅、形状饱满、体局静好、线条柔软、韵律新鲜,少了几丝大漠奔突式的粗拙莽撞,多了一缕巷弄里廛人道美的静妙含蓄。当你凝视着他,你会觉得他正在和蔼地与你言法宣禅、婉转叙谈。这便是石窟里独有的“天龙山款式”,成为后来我国释教造像的基本模式。天龙山的洞窟与造像形制完好涵括了北朝、隋唐、五代数个朝代的内容,体系而全面,因此虽在规划上无法与麦积山、云冈、龙门石窟比较,却异军突起、后发先至,在我国传统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方位。
但是,长生一千余年的天龙山摩崖佛尊们,20世纪初却无妄阅历了一场浩然劫波。
清末列强开端分割我国,清政府摇摇欲坠、无暇自顾,失掉了掌控力。帝国主义分子盯住中华文物,敞开了对西北大漠深处的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敦煌石窟的盗窃。地处山西内地的天龙山虽逃过了榜首波劫难,却未能躲过继之而来愈加尴尬的侮辱。
1917年日本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关野贞受命赴华北勘查,无意之中发现天龙山石窟。他拍了许多相片,撰写了名为《天龙山石窟》的查询报告,同时发布在日本1921年的《国华》杂志上。次年他出书《支那释教史迹》一书,又将宝贵的天龙山佛窟资料录入,引发了国际的重视。天龙山石窟的一场厄运从此拉开了前奏。
1924年,一个叫山中定次郎的日自己包藏祸心地悄然来到天龙山。
山中定次郎是日本山中商会的会长、一位古玩商,更是一位惯于在我国趁乱打劫的匪徒。他曾于1912年用寥寥34万银元就买下了北京恭王府除了书画以外的悉数玉器、青铜器、陶瓷、木器、搪瓷、石雕、织绣等7大类藏品500余件,所偿不及文物价值的万分之一。其时清廷倾覆,“小恭亲王”溥伟失掉生活来源,又妄图复辟满清政权,急需很多资金,被山中定次郎抓到了时机。凭仗倒卖我国文物艺术品,山中商会大发横财,开展迅猛,短短几年就成为国际上规划最大的我国古玩买卖商。在我国不择手段收购劫掠的大批文物被敏捷运回日本分类整理,一部分被送往欧美拍卖行拍卖,更多的则在山中商会设在日本和各国的古玩店中零售。山中定次郎在我国活动长达30多年,致使很多我国文物丢失海外,他却成为上流社会里衣冠楚楚的贵客,乃至成为英国皇家的御用古玩经纪人,与瑞典王子也有深沉往来。
一见到天龙山摩崖石窟的相片,山中定次郎当即眼睛发亮、恶念顿生。他在1928年出书的《天龙山石佛集》里写道:“大正十一年,当我榜首次看到天龙山的相片,就被那里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招引住了……这儿保藏了北齐到隋唐年代,我国释教艺术最鼎盛时期的光辉,它们给予我的惊奇和高兴,无法用语言表达。”他马上萌发了盗窃佛像的凶恶主意。此刻的我国军阀割据、南北混战、形势动乱、生灵涂炭,中华大地毫无次序可言,正好可以趁乱下手。
1924年6月,山中定次郎潜入天龙山,摸清了石窟的散布及环境,拟定了一个缜密的盗凿方案。1926年10月,61岁的山中定次郎领着4个年青帮手,带着凿石东西、满袋金钱和两辆牛车,再次潜入天龙山。他先来到摩崖下面半山腰处的圣寿寺,找到了住持和尚净亮,亮出12根金条,迫以武力威胁,要他协助自己盗窟。此刻的净亮和圣寿寺正寸步难行,战役比年,香客稀疏,寺中没有隔夜粮,他需求这笔钱。而饥不择食的弟子们大多下山化缘去了,山外的官府早已自顾不暇又力所不及,心里充满了对日自己惊骇的净亮,无力也不敢以一己之力阻挠有备而来的山中定次郎团伙。夜间躺在僧床上难以入眠,他愁结百端、翻来覆去,终究决议用默许交换山中定次郎的丰酬。但是贪念一开,后劫随至,山中定次郎要求他用金钱招来邻近的破产农人协助转移石窟造像,破了多年修行之身的净亮开端助纣为虐。1905年敦煌王道士的痴昧愚迷悲惨剧,在天龙山愈加惨烈地重演。
山中定次郎在日记里写道:“我总算用手中的真金白银说服了净亮和尚,他赞同让我带走一部分造像的头部,这不由让我反常振奋。每逢我带着工匠进入一个石窟,凿下一个佛首,那种高兴,超越了得到黄金万两。”
山中定次郎一伙开端挥起铁锤、摇动凿刀,昼夜不停地盗凿佛像,大的割下佛首,小的切下整个身体,藻井、飞天岩画就用粘取技能进行切开。当钢凿朝着佛像脖子砸下的时分,他们心中有魔鬼在嚎叫。夜晚在油灯光焰的映照下,窟壁上拉长的人影就像跳动的鬼怪。
山中定次郎从天龙山一次性盗走了造像和佛头45尊,大部分高价卖给了日本以及英美的博物馆。
一个陈旧民族的身上被利刃划开了长长的创伤,守望了中华千年的佛像在流血、在无声地哭泣。山风吹来,天龙山的晚霞凄艳。
随后几年,天龙山盗掘开端延伸,构成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太原民众发现后,自发安排起维护集体,开端与这桩丑陋的买卖做奋斗。直到1930年冯玉祥将军来到太原,闻讯盛怒,命令严厉整治,并将圣寿寺住持净亮判处死刑,天龙山盗掘之风才止息。
具有实录意味的是,现在晋祠博物馆展出的几尊佛首,便是其时响马现已切开下来,目睹镇压的民众来势汹汹,匆忙逃跑时留在石窟傍边的。
耗时四百年开凿、历经千年阅世风雨的天龙山石窟,从此竟成为无头石窟,凿痕斑斓夺目,残躯断肢横陈,再也找不出一尊完好造像。
据不彻底统计,天龙山石窟共有240余尊造像被盗,150尊流入了海外博物馆和私家手中,其他的下落不明。藏有28件唐代佛首、岩画的日本根津美术馆,是保藏天龙山石窟文物最多的当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天龙山第21窟菩萨头,是天龙山最美的唐代款式,神态慈祥,低眉含笑。哈佛美术馆里,天龙山的精巧浮雕、飞天、飞龙、莲花,瑰丽绚烂。福格美术学院有两件原属第十七窟的天王头像,费城的宾州大学博物馆藏有两件唐代前期天王全身塑像……
天龙山的树木又增加了80圈年轮,中华现已从头兴起。满目疮痍的天龙山不断向咱们诉说着中华文明遭劫的斑斑血泪史,丢失的佛像何时才干回到祖国的怀有?
2008年9月,纽约佳士得博物馆拍卖天龙山北齐第十号窟西壁佛首,国内学者谢冰、山西企业家许鹏通过多方尽力,以86.6万美金价格成功拍下,为天龙山造像的回归迎来曙光。2020年9月14日,东京预备拍卖一尊天龙山唐代石雕佛头,我国国家文物局敏捷发动文物追索机制,停止了对方的拍卖行为。持有人终究答应将佛首无条件捐献给我国,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迎回佛首,它正好是该年我国从国际各地追回的第100件文物。
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现了这尊正经的佛首。佛陀静寂、吉祥地微笑着,中华民族踏入了新的一年。2021年7月24日,流落近百年的佛首总算回到了故乡——天龙山第8号石窟。
不管路途多么艰难弯曲,前史烟云终将散失。只需咱们怀揣愿望,永不抛弃,总有一天,逃亡国际各地的中华文物都会回归故乡。那束闪耀了五千年的光,将会从头照射华夏。
双塔与文脉
这是一个接续文脉的故事。
太原郝庄村南的向山上有一个永祚寺,寺旁有两座古塔,高高矗立在市区东部,成为太原的地标性修建。古往今来,“凌霄双塔”成为太原八景之一,为世人所注目,被誉为“晋阳奇迹”。
寓居在邻近的郝庄、松庄、马庄、郝家沟一带的大众,祖祖辈辈有一个传说:宋太宗赵光义979年平灭北汉、焚毁晋阳城后,在原址东北三十里处重建太原新城。新城西北高于东南,阻断了文脉。前史上从前长时刻“郁郁乎文哉”的太原,从此重贾轻文,人才凋谢。傅山的祖父傅霖从山东布政司参议任上退返太原后,有感于太原文运不昌,带领当地士绅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在新城东南建起一座文峰塔,期望可以“文起八代之衰”。9年后,和尚福登又在周围建起别的一座宣文塔。文峰塔高54.76米,宣文塔高54.78米,皆为八角13层空心砖塔,二塔并肩如笔,人称“文笔双塔”。太原双塔从此耸立在东部,仰望着这座城市的兴衰。
建塔接续文脉的直接效应,应在了傅山的身上。傅山是明末清初奇人,经史子集、文学诗词、书法绘画、钟鼎文字、医学医术包罗万象、无所不善,终身傲骨傲然,特立独行,成为山西文明大纛。傅山尤为世人称道的是他的时令。明亡后,傅山联络抗清不成,退隐于山中读书,自称“朱衣道人”“石道人”。康熙十七年(1678)皇帝颁诏举贤,72岁的傅山被阳曲知县戴梦熊强掖进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傅山七日不食,称病卧床。康熙皇帝特意恩准他免试,授封其为内阁中书。圣旨到来,傅山并不叩头谢恩,垂头闭目,不语不该。傅山的学识时令遭到后人尊重,梁启超因此将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道列为“清初六大师”。近年我的老友郑怀兴写了晋剧《傅山进京》,被太原闻名女老生谢涛在舞台上演绎得声情并茂、惊世骇俗。
文峰塔初建,塔身便向西北轻轻侧倾,见于历代当地志乘记载。到1993年10月丈量时,塔现已倾斜了2.86米。太原市政府几经证明,选用国家文物局主张,由杭州曹氏修建物纠偏研讨所选用沉井法,迫使一侧塔基下沉将其扶正。工程历时两年,于1997年9月26日竣工,文峰塔由此从头直立。此例成为国内砖塔纠偏的典型典范。
今日的双塔公园,成了太原最亮丽的景象,节假日里游人如织。
沿文峰塔内梯形甬道攀爬至顶瞭望,掩映在生气勃勃林翳和怒耸楼阵之中的美丽太原,缀满了现代化博物馆、图书馆和奇迹园林,成为花园里的城市。傅山碑林公园里,悬满了近期在书法活动中获奖的少儿著作,笔力虽幼嫩,传承已入心,一笔一画,延展着匠心文蕴。
我看到太原郁郁文脉的延伸。
惊奇于山西保存了最多的古修建和文物奇迹,人们解说说与其特有的地舆、人文面貌有关:山高土厚、气候枯燥、地处偏远、烽火难至、民风淳朴、敬畏神明种种。虽似是而又近非,最终说到的则是人的要素。人的要素难以捉摸,但傅山祖父的建塔实例证明,山西民众关于文明传承向来有着特别的人文关心,在这儿,穿越绵长前史时空的不仅仅是修建,更有风俗。
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告知我,他的家园洪洞县民间有一种“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风俗,从很古时分就现已开端,历经数千年而未曾隔绝。民间传说:住在汾河东岸羊獬村的尧皇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住在80里外汾河西岸历山村的舜帝。作为娘家的羊獬村人称二女为“姑姑”,作为婆家的历山村人则称之为“娘娘”。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羊獬村人都会去历山村接两位“姑姑”回娘家祭祖寓居。到四月二十八尧皇生日,历山村人来羊獬村祝寿,再接“娘娘”回历山。到时民众都会举行大张旗鼓的迎送典礼,数百人举着銮驾仪仗,抬着二女驾楼神轿,一路敲着震地喧天的“神威锣鼓”,放着响彻云霄的铳炮,穿过郊野、跨过汾河,途经20多个村庄,来回走上两三天,引动上万人参加和观看,完结一场当地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风俗活动。活动古往今来,年复一年从未连续,现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传说尽管似妄,但风俗的生成绝非平白无故。
华夏大地上的文明赓续,便是这样虽似匪夷所思却逼真真实地存在,生生世世,绵绵不停。
它是华夏文明连续五千年而不停的内涵基因。
(作者:廖奔,系文明学者,我国文联原副主席、我国作协原副主席) 光明日报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捧洋货踩国货?《芳华有你2》赵小棠抱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7月12日下午,在女团综艺《芳华有你2》中成团出道的选手赵小棠,在微博用小号“风雨雷电锤”吐槽团队工作人员。 历来“正直霸气”的棠姐先喊话自己的履行生意邓女士:“你下次再...

马克龙、特朗普、泽连斯基,当面聊了半小时

来历:我国新闻周刊12月7日,历经五年修正的巴黎圣母院落成典礼在巴黎举办,美国中选总统特朗普也借此开端了他胜选以来的初次出国访问。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提议下,特朗普同意在巴黎到会一次特别的会议,参加者还...

外观、功能、摄影全都翻车?iPhone 15多项问题露出

看新iPhone翻车,是手机圈每一年的保存环节,本年自然是不破例,并且本年翻车的状况好像比从前更多,并且翻车的方位各有不同,以至于让人感觉苹果是不是又在整活?跟着第一批购买iPhone 15的用户连续...

一只猫的提示

文|刘乐这现已不是它第一次在我的工作桌上撒野了。泥泞的足迹、零星的毛发、酸臭的尿渍……接连几天出现在我的工作桌上,宣示着它的侵略。起先痕迹较轻,粗心大意的我没当回事。可今早,桌上一沓学生试卷上布满抓痕...

江湖风云起,群英临全国!看百卅武大,横刀立马,仗剑天边!

身居江湖之上,可览江河纵横,风腾波涌;可观枪林弹雨,鼓角铮鸣;可叹好汉辈出,留名千古。荆楚大地,地灵人杰,一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已然点出了千年武汉的“江湖气势”。且看今朝,珞珈山论剑,谁与争...

姚馨茜揭秘:吃瓜快乐网友为何爱科学知识分享

姚馨茜揭秘:吃瓜快乐网友为何爱科学知识分享

姚馨茜揭秘:吃瓜快乐网友为何爱科学知识分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变得愈加便利。有趣的是,一些年轻网友常常在社交媒体上以“吃瓜”的方式分享科学知识,这究竟是为何呢?姚馨茜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剖...

友情链接: